“质量时代”如今是个热词,质量时代是一个“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社会氛围的时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质量,号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事实上,产品质量现在已不单纯是消费者体验以及权益保护的问题,看似具体的产品质量的背后,牵涉到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宏观层面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将“质量”作为一个关键词,把“质量”确立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所在。
切换客户思维是基础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难在哪里?从宏观层面分析可知,制造业升级难在生态,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接受采访时分析,“现在的竞争早就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的各企业通过关联效应相互配合、推动,才能助推各个企业的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离不开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 当然,思维的转变是首要的,“影响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难点在于缺思路,或者说思路与新常态不匹配,还是以‘产品思维’为原点,认为这个产品技术领先,无人能及,没有转换到客户思维,还是把我们的想法、认知强加于客户。比如,下游的中小型客户购买力有限,我们产品线中就增加了价格低、附加值足够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工业环境对产品的要求不同,在工艺上也做了个性化的设计,这些就是‘客户思维’。” 加强质量技术基础是核心 说起质量问题,人们脑际立马闪现的可能是“假冒伪劣”。但是,假冒伪劣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够高,一部分产品档次还比较低,从质量发展的环境来看,一些局部地方还不尽如人意,质量技术基础还不是很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这也提示公众,聚焦质量还须打开思维,放开视野,假冒伪劣固然应该盯紧不放,但更要把聚焦点放在质量发展环境的改善、质量技术基础的加强,特别是质量水平的提升上来。只有聚焦所有不足之处,形成有效对策,才能有望实现质量的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