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基建浪潮下,用电量暴涨是否会对现有城市配电网造成冲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来源:智能电网
 

虽然普通大众很难理解输电铁塔、电力杆塔的意义,但下班后的夜晚,看到车水马龙的城市被包裹在夜色温柔里,自然能感受电力行业作为基建重要的一环,存在的重要性。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力行业还在聚焦于“满足基本供应”,到如今已经转化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电力生产”发展到“不平衡不充分”的迭代阶段里,电力行业始终以最基层、最踏实的姿态,为城市的各类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光亮。

新基建浪潮下,用电量暴涨是否会对现有城市配电网造成冲击?

当时代的号角吹响时,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如火如荼的“新基建”浪潮里,暴涨近两成的全国用电量,是否会对现有的城市配电网造成冲击?

而更大的议题在于,当数字化转型驶入深水区,传统电力行业无论是在配电物联网、电网巡检,还是站级边缘云,都亟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倾囊相授时,一个填补传统工业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之间巨大鸿沟的“懂行人”,到底在哪里?

所有人都在冷静思考,但此时必须有人热心作为。在华为中国政企电力业务部总经理张延德的一篇文章里,我找到了“懂行人”躬身入局的姿态和技术创新的底气。

这种躬身入局的“懂电力”在于沉浸其中,洞悉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和挑战,而真正的“行”,是专注行业,了解电力行业客户的痛点、难点和需求。

张延德在这篇文章里谈到,当华为的“懂行”和数字化技术优势一起发挥作用时,电力行业很有可能在这个电光火石的时代,让5G、云、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助力中国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共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这是新时代的中国驭光者,一起追光逐浪的奔涌姿态。

“懂行人”躬身入局的魄力

正如张延德所说,数字化服务生机无限。

“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以及疫情下加速的数字化浪潮里,电力行业的转型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

尤其是,当大量布置在城区的5G基站、边缘计算服务器、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将对现有的城市配电网提出更高的需求,而西部地区大量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也将增加当地电力消费时,一个新的“数字化感知”“网络化联接”“智能化平台应用”体系就必须被尽快打通,让“新基建”在能源行业顺利落地。

当然了,瓦特和比特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要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于,电力行业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已经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完成了弯道超车,但到了时代的新节点上,当数字化、清洁化以及透明化被视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时,新的领跑者却还未诞生。

而此时,创新转型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首要任务。

当行业内当局者不知道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何下手时,当悲观者叹息传统电力行业的青春散场时,“懂行人”华为却在高声吟唱。

这个时代从来不会辜负人的努力,尤其是华为长期以来深耕电力行业的专注和用心。

事实上,没有一个数字技术服务商能够比企业更懂自身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没有任何公司能够100%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华为的“懂行”在于,从企业的角度上去帮助其梳理和表达“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使核心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产生绝佳的契合点。

这种绝佳的契合往往能使企业在赛跑中,与对手拉开半个甚至一个身位。

以数字时代的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和去实体化这三大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急需被提上日程。而落点在于电力行业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的纵线,横向竞争才是未来的掘金点。大众所熟知的分布式能源的终端用户、新能源电力企业和科技、互联网企业,以后可能成为行业的新入局者和竞争力量。

准确来说,华为对行业发展是有这种前瞻和预判的。这主要在于其改造和创新了很多涉及基建、制造的传统行业。所以其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的探索经验,对于电力行业的企业来说,就尤为宝贵。

而当华为在运用自身对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解,以及对技术的长期投入所形成的领先优势,站在行业的痛点难点上去深入落地分析各种核心业务场景的需求时,电力行业的面貌自然开始焕然一新。

瓦特和比特的贴面起舞

这种焕然一新不是简单的操作界面改变,或者人力效率提高,而是从电网到发电的所有环节里,像张延德描述的那样,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下沉到电力业务场景的每一个细节,让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种细微体现在,一个拳头大小的煤炭都值得被密切关注。

在冬季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华能伊敏电厂,气温长期处于-30度,最低-40度。在这种环境里,如果人工完成传输总长38千米的115条煤皮带的巡检工作,是非常吃力的。但巡检工作的意义重大,一块拳头大小的煤炭燃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输煤管廊着火,损失最少50100万元。

而华为打造的智能巡检系统在“视频+AI+物联传感”的作用下,实现皮带跑撕裂、堵煤、撒煤、来煤检测、皮带打褶、插板位置检测、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安全帽识别、工服识别、挡皮外翻检测、图像对比等故障或风险识别。

目前在华能伊敏电厂的试点使用,解决监控中心巡检难题,降低人工巡检劳动强度50%以上,有效降低人力费用。

我们前面也提过了,比特和瓦特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下沉到最细微的业务场景是“懂行人”的态度,而两者真正紧密的贴面起舞,才能让瓦特发挥更大价值。

这是因为,人们都会关注最核心的业务场景,但一些关联环节和细微之处也许会在不经意间被忽略。这就是为什么在智能巡检的这项改造推进时,华为发现,企业监控中存在大量的无效图片和视频片段,用张延德的话来说,这是看得见,但看不懂。

在这种情况下,“懂行人”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浅层意义上的数字化,而是用比特为代表的信息流真正去驱动、激活瓦特为单位的电力行业。

具体而言,在配电互联网领域,华为所做的是把安装在江苏、山东的10余万台拥有边缘计算能力的新型智能配变终端配置到位,使其实现了故障风险预警,停电智能研判和故障主动精准抢修。

而更大的突破在于,技术升级后,在陕西汉中,首台应用云编排技术的智能融合终端在该台区成功投运。只需要一台智能融合终端,就能从源头保障营配数据的贯通一致,减少前端智能感知设备的重复投入,降低终端管理复杂度。

在比特和瓦特的贴面起舞里,无论是配电物联网还是智能巡检,在这种深度融合里,瓦特的价值都因此被重新定义和估量。

在这种估量里,我们发现,当巨石震响时,这些核心业务系统转型释放出巨大的增量价值,它让行业和其中的参与者看到一种可能,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真正专业领先,且懂行懂场景化的伙伴。

而华为无论在对行业的洞察、技术的专业,以及生态的力量里,都有着积淀深厚的内功和强势出击的爆发力。

华为深耕未来的电力数字世界

在这种深厚内功和强势爆发里,一个更高维度的未来电力数字世界正在徐徐展开。在覆盖最核心的场景,下沉最细微的环节之后,行业从上至下都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从点到面,从面到网,赋予了整座城市新的活力。

这是华为深耕比特与瓦特深度融合的未来电力数字世界的重要表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年底,天津电力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成功打造出基于鲲鹏生态的电网云和数据中台,率先完成了云平台、物联管理平台、数据中台的三台贯通。其中,云平台可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灵活丰富的网络、计算和存储环境,数据中台可为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汇集海量数据。这些探索为深入挖掘能源大数据应用场景和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完善了城市「智慧能源大脑」的雏形。

而依托这个能源大数据中心决策分析平台,企业用电数据的实时、准确、与生产强相关性将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这充分发挥了电力大数据作为经济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也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速研判。

可想而知,一个数字孪生的城市正在出现雏形,这些赛博朋克的词语和理念,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而是可感知、可遇见的未来。

就近几年来说,以电力行业为代表的能源转型,也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在把能源互联网从概念推向落地的过程里,从虚拟电厂测试床所具备的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快速决策、实时联网、数字孪生等新型功能来看,将物联网应用于能源领域,让概念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接,是未来数字电力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懂行人”华为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致力于成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问计对象,携手合作伙伴基于5GAI、云等创新ICT能力,通过数字电网、数字运营、数字服务三大解决方案让瓦特和比特实现深度融合,加速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而从更大范围来看,产业的快速迭代和样本落地也将让我国技术和标准始终处于国际领跑地位,这可能会成为“新基建”浪潮中的重要引擎,也会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新一轮站位领先的驱动要因。

可贵的是,无论行业还是华为,正是他们一起逐浪追光,才让万家灯火里,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企业和整个行业,都有了不断创新发展和阔步前进的力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