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专家在圭亚那工作场景
海底电缆受损,影响首都四分之一电力供应……南美洲北部的圭亚那,紧急求援!宁波迅速响应,逆行驰援!2020年12月,中国技术专家在克服疫情、天气、时差等多种不利因素后,成功修复受损电缆,赢得圭亚那总理马克·菲利普斯点赞。1月6日下午,宁波市外办通报了此事件相关情况。
2020年11月下旬,由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承建,并于2012年投入运营的圭亚那德默拉拉河海底电缆遭大型船只锚链破坏,影响输送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市四分之一电力供应。12月,中国驻圭亚那使馆接到圭亚那紧急求助。
圭亚那是我国传统友好国家。彼时,圭亚那新政府执政刚逾百天,叠加圣诞节用电高峰和疫情因素,面临巨大压力,新政府将其定义为“国家紧急状况”。
在浙江省和宁波市大力支持、协调安排下,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迅速组建特别技术组。该电缆曾于2019年6月因类似原因损坏,当时也是由宁波东方电缆提供接头并派员修复。
为国出征,刻不容缓,但此行也困难重重。此时的东方电缆,业务非常繁忙,曾于2019年赴圭亚那的技术人员刘明、叶逸、王国垸也都在外执行任务。公司紧急调派3人返回,研究制定抢修方案。
防疫预防工作形势也很严峻。圭亚那疫情严重,总人口70多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近5千例,而技术组所要抵达的区域有近3千例。安排接种新冠疫苗刻不容缓,但领队刘明由于身体原因不在接种人群范围。怎么办,去还是不去?“我是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只要国家有需要,有义务也有责任冲在前面,这是我的使命。”发布会现场,视频连线刘明时,他的回答坚定而有力。
发布会现场,视频连线技术组领队刘明
“另一个棘手问题是工程抢修所需要的材料准备。”东方电缆副总裁潘矗直介绍,关键绝缘材料没有成品采购,只能由公司加工成形并真空包装。时间紧张,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通宵作业,在出发前保质保量将所需的全部带材加工完毕。
准备防护用品确保出境安全,商讨最佳行程路线,专人落实各项资料……原本需3个月的出发准备,仅历时7天完成。12月9日20时,特别技术组一行4人(东方电缆公司3人,中机公司1人)出发圭亚那。当地时间12月12日零时(北京时间12月12日12时),技术组抵达圭亚那首都;当地时间24日,成功修复受损电缆,实现在圣诞节前恢复供电的既定目标,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目前,技术组成员正在广州市接受为期14天的入境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结果正常,人员状态良好。
圭亚那总理马克·菲利普斯高度赞赏中方为协调此次修复任务给予的大力支持,为保障首都节日高峰用电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驻圭亚那大使崔建春说,此次抢修任务是中圭抗疫合作的典型案例和传统友谊的最新范例,是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外交工作中的生动践行,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