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基本位于滩涂、浅水区域,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存在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的现象。”一位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缘何陷入同质化严重的怪圈?究其根源,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把“大干快上”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推动未来一段时期地方经济的引擎。“没法子,都不愿意GDP外流。”一位风电制造企业高层人士对记者直言,如今,不少地方政府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而海上风电基地自然成为争抢的“香饽饽”。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开创一片新蓝海太难,同质化的开发策略节约时间和成本,海上风电基地即可帮助地方政府顺利招商引资,还可实现有限资源最大效益,地方政府自然趋之若鹜。“对于风电制造企业而言,在企业未来发展和考核竞争的压力下,入局者众多。”
亟待实现高质有序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或单一企业主导,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省与省之间的规划缺乏差异化。总体而言,我国海上风电基地布局尚缺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
“海上风电是风电的未来,代表了风电整机、零部件、海洋工程、海上运维等最新技术,关键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各方积极性,加大国家在资源统筹、整体规划、政策支持等方面力度,实现规模发展与科技创新并重,启动海上电网规划建设,形成全产业链的优化布局和有序发展格局。”上述专家对记者直言。
此外,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做好“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十四五”期间,亟需发挥我国体制优势,组成海上风电多领域“联合兵团”,在国家推动下,形成轴承、齿轮箱、芯片、运维软件等多领域攻关。未来要把规模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海上风电的两件大事,整体布局整体推进,克服只注重容量、规模,忽略技术创新和自主化的问题。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风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文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制造企业要改变重市场轻技术的惯性,重点抓好产品制造质量,攻克机组主控系统国产化难题。运营企业要克服各自为战和企业内部保护等行为造成的集控系统和远程诊断系统大规模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加强企业间交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研发和推广云应用技术是我国实现风电技术“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应适当考虑向远海发展。“近海的项目基本在‘十三五’期间核准完成,后期项目布局重点是深远海,而深远海风电,从海域上讲不属于哪个省份,必须且只能在国家层面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