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可将输电损耗几乎降至零的“超导输电”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日本铁道公司(JR)的研究机构开发出成本大幅缩减的世界最长输电线,铁路公司正在考虑采用。欧洲和中国也在开展同类研究。通过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输电时的损耗主要由电阻生热造成。如果能通过给输电线降温使其达到超导状态,就能将电阻几乎变为零,从而避免产生损耗。
报道指出,成本是最大课题。此前要达到超导状态需将温度降至零下269摄氏度,现在已开发出零下196摄氏度也可达到超导状态的材料。冷却剂也能由价格高昂的液氦换为价格不及其10%、每千克仅几百日元的液氮,大大缩减了占超导输电相当一部分成本的冷却费用,促使这项技术走向实用化。
JR下属的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以流动液氮包裹输电线的形式冷却输电线的技术。其在宫崎县布设的世界最长的使用级别1.5千米输电线已进入实证实验阶段。研究人员将以铁路电线必备的1500伏电压和数百安培电流进行实验。三井金属工程公司负责部分输电线的制造工作。
报道指出,尽管超导输电比普通输电耗费更多冷却成本,但只要能将一根输电线的长度提升至1千米以上,就可利用现有设备使节省的损耗大于多耗费的成本。多家铁路公司已对此表现出兴趣。该技术获得采用将成为全球首个将超导输电在铁路上实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