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质量问题,比如加强企业自律,政府部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然而国家监管不可能面面俱到,行业自律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建立高效的社会监管机制?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越来越趋向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公民监督相结合。同时应当加强社会监管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监管体系的辅助作用。美国、法国、韩国等对制假售假行为专门立法,既罚款又判刑,如美国最高可罚500万美元,监禁20年。如果我国的惩罚力度加大一点,监管更严一点,就没人敢轻易触碰质量底线。作为政府来讲,应该有一把榔头始终悬在企业身上,让企业不敢冒歹念,营造线缆行业健康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质量违法的法律和行政处罚的力度,真正触及违法企业的长期利益,让质量违法的企业没有活路,对屡次触犯的企业要强令退出市场。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向社会公布质量违法以及问题产品企业的相关信息,发挥市场惩罚功能,让市场选择产生震慑作用,让有违法企业没有市场。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设计、材料、制造、检测、安装、使用等各领域、各环节以及各部门同步开展质量整治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日前,质检总局提出对质量违法行为“零容忍”,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实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做到法律面前无特权、违法惩戒无例外,这将给缆企敲响警钟,有效规范线缆市场,提升产品质量。
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在新常态下,必须牢牢抓住质量提升这个根本,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把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效益时代。我国年轻的民族线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来自本行业、来自各级政府、用户以及全社会的正能量呵护,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从而提升线缆制造业的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