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电缆表示,公司将以现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建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文化+互联网+金融”闭环生态圈,打造以“紫砂壶数字防伪云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壶联网”,进而形成独特的“紫砂文化金融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当“文化+互联网+金融”这三个热的发烫的概念相结合之后,市场的反响无疑是激烈的。
5月22日,中超电缆的一则公告引爆市场舆论。公告显示,中超电缆于当日接到控股子公司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下称“中超利永”)的通知,中超利永于5月20日与自然人韩农生签订了《艺术品买卖合同》,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向韩农生购买本合同约定之标的艺术品—28把顾景舟紫砂壶,合同金额为1.04亿元。
深交所随即对此次交易发出监管关注函,要求公司对本次交易的决策程序、交易的目的、交易定价的依据及公允性和合理性分析,同时对本次交易的风险、双方履约能力以及交易对公司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自查。
5月27日,中超电缆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同时发布中超利永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中公司表示,为顺应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等要求,公司战略委员会提议,在巩固和拓展以电线电缆制造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以投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利永紫砂全产业链建设项目”为契机,将“新文化(300336,股吧)”产业作为公司另一发展重点。公司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立足紫砂原产地,重构传统紫砂产业链,实现以紫砂为代表的全新“文化+互联网+金融”闭环生态圈。同时公司将努力在未来3至5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新文化”双主业驱动的多元化战略目标,形成“新常态”下具有中超特色的企业发展和盈利模式。
截至6月4日,中超电缆已然连续6日涨停,涨幅已达77.16%。
概念频出 难逃市值管理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之前,中超电缆还是与石墨烯概念紧密相连。
2014年4月2日,中超电缆与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西安交大技术成果转移有限责任公司、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常州中超石墨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超石墨烯”),中超电缆持有其70%的股权。
2014年6月18日,中超电缆发布公告称,公司为研发石墨烯电缆等特种电缆产品,促进公司产品升级,增强公司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经公司与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TICW)友好协商,双方就石墨烯电缆技术研发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开展石墨烯材料在电缆领域应用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包括石墨烯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研发、石墨烯复合半导电材料屏蔽电力电缆研发、产品试验方法研究等。
或许只是巧合,在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之后,中超电缆的股价由8.3元/股开始一路上涨,到9月30日,中超电缆股价已经达到11.59元/股,涨幅高达39.64%。但是,较为诡异的是,中超电缆第一大股东江苏中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超集团”)也开始在此期间大规模减持公司股份。Wind数据显示,2014年8月8日至9月30日,中超集团前后八次减持中超电缆股份,合计1.2亿股,减持比例高达38.96%。
而公司财报显示,中超石墨烯2014年营业收入仅为709.6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只有0.14%;实现净利润11.86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0.11%。公司所谓的石墨烯电缆业务进展缓慢,聊胜于无。
此次,中超电缆拟围绕中超利永为核心,搭建以“紫砂壶数字防伪云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壶联网”,进而形成独特的“紫砂文化金融平台”。
公司表示,将通过推动紫砂文化传播和“利永”品牌建设,培养客户群体;通过实现紫砂原材料的供应管理,推进工艺师签约与作品收购的合作模式,建立健全O2O线上线下渠道,整合紫砂产业链;使得文化与金融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的结合,激发市场活性,在促进紫砂产品销售的同时,获取丰厚的金融服务受益。中超电缆表示,预计5年后,利永紫砂陶的年交易额可达数百亿的规模。
不仅如此,公司还提前发布了201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预披露公告,成为上市公司中第一家披露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分配预案显示,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公开资料显示,中超利永成立于2013年1月8日,注册资金1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中超利永实现营业收入1609.21万元、实现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5.87万元和22.37万元;2014年,中超利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149.44万元,同比增幅高达220%,但其当年实现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却分别为-263.65万元和-193.31万元。
有分析师认为,购买高价艺术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拉高净资产的方法,而此次中超电缆公布的“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则意味着做大了总股本。结合传统行业的背景和紫砂文化概念,不排除公司现在在做市值管理。
主营业务遭遇瓶颈
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中超电缆还表示,公司将努力实现“高端装备制造+新文化”双主业驱动的多元化战略目标。但财报显示,近年来,中超电缆主营业务每况愈下,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中超电缆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同比微增3.54%;实现营业利润6971.72万元,同比下降33.9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2.81万元,同比下降32.91%。2012年,公司提出“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内,公司计划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收购兼并为手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
2013年,中超电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对明珠电缆、远方电缆、锡洲电磁线的收购,公司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5.98%。
然而,2014年,中超电缆业绩再次出现下滑,公司当年实现营业利润1.59亿元,同比下滑21.5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滑37.08%。同时,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1-2014年应收账款增速较快,年均增幅达到46.16%;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连续4年为负,合计金额高达-10.3亿元。
2014年12月16日,中超电缆再次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约为6.58亿元,用于收购恒汇电缆51%股权、长峰电缆65%股权、虹峰电缆51%股权和上鸿润合金51%股权,总计收购价格4.38亿元。
但让人较为疑惑的是,中超电缆此次拟收购的4家公司均是连年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长峰电缆实现营业利润-332.24万元,实现净利润-280.63万元;2014年1-9月,公司营业利润为-1072.74万元、净利润为-787.75万元。虹峰电缆2013年实现净利润-645.28万元,2014年1-9月为695.6万元。上鸿润合金亏损最为严重,该公司2013年亏损1861.27万元,2014年1-9月亏损1111.2万元。而恒汇电缆虽然在2013年实现净利润937.12万元,但2014年前三季度却亏损1243.62万元。
更为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此次拟收购标的公司的对外担保金额巨大,其中长峰电缆和上鸿润合金的对外担保金额更是远超其净资产。
收购预案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恒汇电缆、长峰电缆和上鸿润合金3家公司对外担保金额分别为2.4亿元、2.68亿元和0.95亿元,而长峰电缆和上鸿润合金的净资产金额却仅有1.95亿元和0.11亿元。中超电缆的收购多少有些不明就里。
不仅如此,财报显示,中超电缆2014年预付款项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分别为自然人陆泉林和蒋建强,公司向其支付的预付款金额分别为6000万元和1405.81万元。资料显示,陆泉林为长峰电缆、虹峰电缆以及上鸿润合金的实际控制人,蒋建强则为恒汇电缆的实际控制人。显然,中超电缆对此次并购表现的极为积极。
然而,企业转型向来九死一生,中超电缆能否在体力耗尽前“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