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铁,光伏,卫星,谁先“走出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3

高铁、卫星,以及及光伏发电,这是今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走出去”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环,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各国推介这三大项目。那么这三大项目谁能够最先走出去,笔者试图来分析一下。

毫无疑问,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一张“王牌”,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中,多次积极推销中国的高铁技术,鼓励对方在高铁领域与中方合作,为我国高铁出口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里面就包括了中国与巴西合作的“两洋铁路”及与俄罗斯合作的欧亚高铁等。

借助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的大力推广,“中国高铁”这一品牌在世界上的认知度正在逐步提升,而凭借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强大实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中国未来还有望参与墨西哥、委内瑞拉、俄罗斯、柬埔寨等国家的高铁建设。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跟中国有战略合作协议或潜在合作意向的高铁计划累计达3.47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37.2%。其中,我国政府主导的“一带一路”涉及高铁建设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28.3%,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及东南亚地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高铁“出海”将在政策、资金及资源上得到全面保障,相关项目有望加速推进,高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基建设施,将实现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调整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对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专项规划明确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而是改为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一审批程序的简化,无疑进一步扫清了高铁行业发展的障碍。此外,高铁“出海”在加速。422日,中国与印尼签订约60亿美元的高铁大单。429日,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最大的两家铁路车辆制造商正在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讨论控股后者铁路部门的可能性。58日,在中国和俄罗斯的联合声明中,中俄两国签署了32项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达250亿美元。其中,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修建协议将投资197亿美元。相关受益公司包括中国铁建、中国中铁、鼎汉技术、世纪瑞尔等。

卫星产业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被寄予厚望的一个重要产业。为了保障“一带一路”通信卫星信号无障碍,国内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对“一带一路”的卫星发射进行了规划和研究,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发射多颗通信卫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通信信号也将逐步实现覆盖,从而在通信领域为“一带一路”铺平道路。

近期,卫星产业“出海”更是频有实质性突破。58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伊戈尔科马罗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代表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值得注意的是,该联合声明是北斗系统与全球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签署的首个系统间兼容与互操作政府文件,也是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除高铁和卫星外,光伏发电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走出去”产业。514日,在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牵头下,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金风科技、英利集团等中国企业组团赴哈萨克斯坦,推介中国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期间,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还签署了《开发清洁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瞄准了能源基础建设,风电与太阳能有望接力,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其中,光伏发电尤为被业内看好。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参与有关国家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而印度总理莫迪在访华期间,也与中国光伏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包括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和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等。有资料显示,印度规划到2022年,光伏装机量达到100GW,但目前印度的装机量仅约为3GW,增长空间可谓十分巨大。目前海润光伏准备在印度投资2.14亿美元的项目,特变电工总投资额已经达到1.45亿美元。

 

来源:电缆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