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电池生产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1500家大小企业,其中能做动力电池的约有10家。我国锂电池行业呈现出了较为分散的局面,而现在正逐步扩展到汽车领域,并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锂电池已成为与人的生活相关度很大的市场。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主任赵建和表示,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锂电池行业的商机促使大小企业纷至沓来。为了实现产能,一些较为低端的生产厂商忽视了技术研发与提升,同时不断压低价格以占领市场。整个行业山寨化、无知识产权、互相抄袭的现象也就产生了。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锂电池的研发对人才和技术要求很高,如果为了利益而忽视技术投入,将使整个行业的水平不断下降。
在赵建和看来,行业集中度低,技术投入少,确实是国内锂电池发展面临的问题。此次工信部出台《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等14项准入指标要求,实际上也是针对一些单纯扩大产能、拉低技术水平的锂离子电池企业严格管理,从而避免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适当地提高门槛,优胜劣汰之后,可使行业达到一个健康的集中度,进而让行业中那些愿意投入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良性循环,使其有动力去做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