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官方层面的首个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初稿已经制定完成,国家能源局近日就此开会讨论征求意见,这一行动计划有望年内出台,届时将选取不同地区,进行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等不同层次的创新试点。业内人士预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至少在5万亿以上。
能源互联网是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目前各路资金纷纷跑马圈地,押宝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的储能、微网。目前已经参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企业,除了国家电网这样的电网企业,还有电力、煤炭、石油、新能源等多个行业的企业,甚至阿里、百度等互联网领域巨头也已布局其中。业内专家指出,从2017年至2023年,随着多样化主体进入售电领域,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基本建立,重点发展需求侧管理和服务,进而倒逼配电智能化和开放。A股中积成电子、智慧能源、阳光电源等上市公司,涉及相关能源互联网业务。
中海阳能源集团董事长薛黎明是较早开始拓荒能源互联网的人物之一,他曾撰文从人类对能源的本源需求谈起,详细介绍了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发展现状、实施步骤,以及中海阳的发展规划,他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进一定是需要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奉献,“通过智能化线路互联的能源互联网的前景虽然美好,但对我们能源行业从业者来说,却需要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使其最终成型;同时,能源互联网本身也体现了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其中既有光伏产业链之间的融合与创新,也有光伏产业链与互联网的融合与创新。”薛黎明认为,太阳能企业要在充分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前提下,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和变革,摸索和践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分布式光伏推广应用方案。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讲话中明确“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志着这一宏大构想在国内凝聚共识的过程基本完成。
2016年1月21日,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高层研讨会在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召开,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开启了“实战”模式。
在国家电网刘振亚的带领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布局正在从构想一步步地走向现实。
国网公司将推动投融资模式创新,在香港设立投融资平台,搭建跨境双向资金通道,建立全球化资金配置体系,加强国际同行和金融机构合作。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能源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涉及能源投资与消费的互动,涉及跨地域的资源配置,涉及不同国家的监管环境。因此其商业模式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特点,应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着眼全球配置资本、融通资金;二是遵循能源发展规律,健全能源监管政策,鼓励商业和技术创新;三是以开放、协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推动广泛合作。国家电网公司已注册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全球能源互联网资金需求庞大,须依托国际资本市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保障体系。一是探索多元化的股权融资。二是开展多样化的债券融资。三是争取多层次的授信支持。四是探索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基金。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租赁。六是推动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七是积极开展融资方式创新,等等。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由国家电网出资、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已获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亲自“披挂上阵”,担任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法人代表。
系统还显示,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的经营范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开发、投融资和资产运营管理。国家电网专门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折射的是全球能源互联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
据透露,国家电网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初步建成时,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00多万亿),将形成若干个万亿级的投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