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持续多年,作为行业的两大“当家花旦”——铜与铝纷纷将重点放在提升下游“胃口”以疏解过剩产能,在电缆行业,一场同室操戈的遭遇战已不可避免。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铜市场过剩20万吨;铝市场供应过剩81.5万吨。而我国电线电缆的产值早在2012年已超过1.2万亿元,每年消耗的铜、铝等金属材料超过800万吨。对于铜铝而言,电缆行业无疑是块必争之地。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题为《我国铜铝资源在电力电缆市场应用策略规划研究》的报告再度掀起电缆市场的“铜铝之争”,该报告针对近几年电缆市场日益兴起的“以铝代铜”趋势,明确提出“目前我国电力电缆行业不宜提倡‘以铝代铜’的口号”。该项课题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谷树忠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以铝电缆替代铜电缆不仅不能解决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铜行业产能过剩。”
化解产能过剩不能顾此失彼
报告发出提醒,从产能替代角度看,以铝电缆替代铜电缆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铜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据估算,替代100万吨铜,仅产生50万吨铝需求,这对于化解总产能3000万吨,过剩产能800万吨的铝冶炼行业恐怕是杯水车薪。而减少的100万吨铜需求,则会对精铜消费总需求仅900万吨的铜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而目前我国电缆相关行业已经产能过剩,据统计,2014年国内铜杆(电线电缆的原材料)行业产能约为1162万吨,实际产量约为565万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49%;然而,在5年前,行业产能利用率还保持在60%以上。在我国电缆行业已经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再推动铝电缆替代铜电缆,势必造成大批的铜电缆设备闲置,原有投资的浪费,整个行业产值大幅缩水。
课题组专家认为,盲目提倡“以铝代铜”口号将对政府决策、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甚至对电线电缆市场的有序运行造成误导,铝及铝合金导体难以完全替代铜导体,必须要理性慎重看待铜铝替代问题,鼓励铜铝导体在电力电缆领域的良性竞争,警惕恶性竞争。
电缆行业为何不宜提倡大面积“以铝代铜”
中国电力电缆行业的铜铝之争由来已久。在两年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相关人士就曾表示,我国电解铝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而电缆市场97%的比重都被铜电缆所占据,电缆行业推进以铝代铜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意义。由于一些铝合金电缆生产厂家的推动,加之铝合金较铜价格更低,铝合金电缆近年来一直保持20%~30%的年增速。
但在上海电气工程设计研究会顾问王志强看来,铝行业对电缆市场的应用预估得过于乐观。他认为,无论从整个寿命期的能耗,还是导电性能等角度看,将铝作为导体都是“没有放对资源的位置”。研究报告显示,按30年寿命内的能耗差来计算,铜电缆和铝电缆的能耗差不容小觑,每公里能耗高达62640kWh,折合标煤20多吨。单就损耗指标来看,铜导体电缆优于铝导体电缆。另据有关研究,从阴极铜和原铝生产过程中能耗方面比较,单位原铝的生产能耗是单位阴极铜能耗的2.2倍。
导电性能方面,铝导体的导电率只有铜导体的60%左右,铝合金导体要更差些。在抗氧化腐蚀能力方面,由于铜铝元素有不同的原子结构,铝的化学性能比铜要活泼得多,因此铝导体的抗氧化腐蚀能力比铜导体要差得多,其起火概率大约为铜导体的10倍左右。在抗电化腐蚀能力方面,铝的电极电位比铜的要低得多,铝导体因而很容易被电化腐蚀,特别是在铝导体与铜导体或其他导体相接触的情况下。从热膨胀角度来看,铝导体的线性膨胀系数远大于铜导体,这会导致热胀冷缩后的接触不良,甚至产生接触不紧密、氧化发热等事故,并且会恶性循环。综合几个方面的主要性能来看,无论是导电性能、机械性能还是耐腐蚀性能,均为“铜>铝>铝合金”。
“铝在电缆行业的应用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多年从事铝行业研究的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公司铝部研究员熊慧认为,从能耗角度看,铝在电缆中的应用优势不及铜。“铝是很好的结构材料,应用在合适的地方,如建筑、交通领域。”
电缆行业“以铝代铜”哪些领域要得哪些要不得
由此看,铝在电缆市场上就无用武之地吗?王志强的回答是“不尽然”。“在对铜有腐蚀性的环境下,以及架空输电线路、较大截面的中频线路和高频线路等情况下,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前提下都可以使用铝来替代铜。”
尽管在导电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上,铜要好于铝,但较之铜,铝的优势是重量要轻一些,所以在架空输电线路拥有广泛的应用。
不过,在特别强调安全可靠、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情形下则必须使用铜导体,在有较强振动、线缆容易折断、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也应使用铜导体,比如操作线路、二次线路、励磁线圈、消防线路。在居民住宅线路中,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全部采用铜线。
研究报告提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即对铝及铝合金电缆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对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安装标准、维修技术进行严格规定,我国尚未达到足够的技术水平,出于安全考虑不适宜大量采用铝及铝合金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