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度丨到底如何化解能源过剩产能?读完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涉及火电、煤炭、油气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6  来源:申万宏源

炼油行业产能和库存情况及预测

  炼油行业产能和库存现状。2014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46亿吨,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占比为39%24%,形成第一梯队;陕西延长和中国海油等央企合计占比达16%,为第二梯队;地方炼厂(简称地炼)的数量多达147家,占比高达62%,但产能占比仅为21%,为第三梯队。


     2014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5.02亿吨,行业整体开工率仅67%,显著低于美国(89%)和欧盟(78%),且开工率由2010年约82%的水平下降至2014年不足70%4年时间下降了12%;而同期世界平均开工率从2010年的82%下降至2014年的80%4年仅2%

  与炼油行业开工率持续下降形成对照的是,我国原油库存呈现温和上涨,至201511月上升至122(201112月设为基期100)。成品油库存尽管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总体上并未出现明显上涨。考虑到原油加工量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在2%~6%之间,若以当月原油加工量衡量,则我国原油库存水平实际并未出现明显上升。

  我国炼油行业开工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市场的限制:我国除三桶油和陕西延长以外的产能(2.11亿吨)外,其它企业受原油进口和市场的限制,开工率往往低于40%。从下图也可以看出,炼油企业开工率与加工原料中原油比例高度相关,即行业开工率低下、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企业进口原油的限制。

炼油行业整体加工能力过剩、低端产能面临淘汰

  从去产能的角度来看,我国炼油行业整体加工能力过剩,新建产能将大幅减少,而大量低端产能面临淘汰。

  展望未来,大量低端产能将被逐步淘汰,而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炼则有望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得以升级改造。2015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运行[2015]253),规定炼油企业在装置规模、能耗、产品质量、环保标准、安全记录、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达到要求的,可以申请进口原油。2015年以来,共有13家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合计5309万吨,同时作为条件,一共淘汰了3807万吨的一次加工能力,保留6070万吨,淘汰比率达39%

  新增炼油能力前景可能将有所好转,由于产能过剩和油价巨幅波动,部分炼油项目尤其是新建项目出现了推迟。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项目汇总,2016-2020年期间,我国主营炼厂炼油能力将增加1.09亿吨。考虑到优质地炼和国营炼厂的扩建冲动,我们预测未来五年全国实际增加的炼油能力为1.4亿吨。

炼油行业需求端预测

  我国炼油工业的整体需求可以通过汽油和柴油这两种主要产品来刻画。汽油基本全部用于车用燃料,柴油主要为车用,另外还可用于船舶、农用机械、发电等领域。在我国,乘用车大多是汽油车,而商用车大多是柴油车。

  由于我国柴油消费量(2014年:1.73亿吨)一直高于汽油消费量(2014年:1.05亿吨),因此原油加工量的同比增速更为贴近柴油。

  我国汽油消费量持续高速增长,而柴油陷入低迷,我国柴汽比(即柴油与汽油的产量比值)迅速下降。

   2014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国内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量增速显著恶化,我国汽柴油消费也遭遇瓶颈。国内汽柴油消费与乘用车和商务车销量密切相关。

  未来我国汽柴油消费仍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

    1.消费税提升以及汽柴油国标升级带来的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油价格下跌对成品油价格进而对消费的影响。

    2.城市的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以及限行限购打压汽车数量增长。

    3.LNG车和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侵蚀。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预测未来五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的CAGR3.5%,低于2009-20145.9%的水平。

   2020年之前炼油行业开工率有望提升。结合我们在前面分析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变化,我们预测炼油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将从2014年的67%上升至2020年的77%,同时随着大量低效产能被淘汰以及兼并收购的开展,行业竞争格局和秩序将会更为健康。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20161月首次提到“‘十三五’期间应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成品油价格将完全实现市场化”,整个市场化进程将在2020年之前完成。

  因我国汽油消费旺盛,2012年以来汽油的净出口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我国柴油走向相对过剩,净出口量逐年上升。预计未来柴油出口比例仍将进一步攀升,但考虑到全球过剩炼油能力可能回升,全球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

火电产能过剩环保提标加速小火电淘汰

  用电需求疲软装机持续增长。全社会用电需求疲软,用电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kWh,同比增长0.48%。增速较2014年回落了3.3个百分点,为1974年以来年度最低水平。近3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时数增速为负值,电力设备平均利用时数逐年下滑,且下滑速度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火电仍是发电主力。截至2015年末,全国各类发电装机容量合计15亿kW,同比增长11%。装机容量增速远超用电需求增速。从发电类型上看,火力发电装机占比65.72%,仍占据主导地位。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合计占比约35%

 

  国家政策性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多发满发”。20153月,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一方面统筹年度电力电量平衡,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一方面强调加强日常运行调节,充分运用利益补偿机制为清洁能源开拓市场空间。因此,在电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清洁能源仍是国家鼓励多发满发的电力类型。

  火电装机规模显著扩张,利用时数低于十年平均,产能存在过剩问题。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火电装机规模达99021kW,同比增长8%。较2006年末,火电装机容量已翻倍。火电装机显著增长的同时,平均利用时数达到1978年以来的历史低位。2015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利用时数4329小时,低于近10年平均数5005小时。 

    ​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115日,全国各省发改、能源、环保、经信系统800余人召开“加快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动员大会”。此次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 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毫克/立方米),力争2020年前完成改造5.8亿千瓦。而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强调,要明确目标,形成共识,把对东部地区的要求扩展到全国有条件地区,东部地区的改造任务提前到2017年前完成,中、西部地区也要分别在2018年前、2020年前完成。环保部即将出台“十三五”总量减排规划编制指南,制定减排核算细则,编制2016年度减排计划。研究制定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运行管理及监督办法,2016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5亿千瓦。全国超净排放时间表明确,燃煤电厂提标改造再提速。

  此次方案考虑了各类机组的实际情况和减排可行性,具备条件的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不具备条件的机组实施达标排放治理,落后产能和不符合强制性排放要求的机组要实施淘汰,并统筹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全国新建机组煤耗要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机组2020年前煤耗达到310克标煤/千瓦时。

  随着排放治理、节能减排的标准逐步提高,我们认为小火电机组将进入集中淘汰期。20158月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下达2015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中对全国各地的小火电机组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合计423.4kW。此外,文件明确“30kW及以上机组原则上不予淘汰”。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