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信部副部长:制造业供给结构错配问题凸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5  来源:北京商报
      在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互联网+”,或许也将成为工业转型的新引擎。在123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传统动力衰减,制造业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也日益凸显,急需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加快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升级,“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工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依托。”然而,理想虽然丰满,这一理论的落地却还面临着知识产权壁垒、资源调配难等一系列问题待解。

陈肇雄认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建设首先应促进工业的提质增效升级,通过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工业生产的资源优化,催生大规模个性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此外,还应支撑工业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多元化数据的广泛汇聚与深度挖掘,构建全新的工业制造和服务体系”,陈肇雄表示,工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应通过更为可靠的链接和更为先进的平台,进一步加固工业安全生产体系的保障体系。

据了解,所谓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在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辉看来,工业系统的跨设备、跨厂区、跨企业、跨产业链的全面、深度互联是工业互联网实现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让数据被感知、采集、流通、交换、集成和应用起来,就构成了对生产领域的各种智能决策的辅助作用。

“我国制造业供给结构错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明显的供需不平衡,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而工业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不同企业、行业不同技术阶段的匹配,使得产销对接,工业生产更有效率。”事实上,正是预见到了工业互联网的良好前景,目前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价值制造等都致力于把握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不过陈及坦言,当前关于工业互联网探讨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真正落地仍有不少难题待破解,“就我国现状而言,不同制造业企业有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及商业机密,要实现生产的无缝对接,首先就面临着商业知识产权的壁垒,而设备、技术的共享势必带来一定成本压力,最终的利润收入也很难合理分配”,陈及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更关键的是,在众多企业参与的生产全流程中,由谁来发挥引领作用、统筹全部资源,也必须在事前就予以充分考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