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亨通瞄准海洋发展战略新机遇 领跑海缆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9

紧盯市场需求

为了能真正实现“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国际优秀企业”,亨通正在全力推进 “四大转型”(生产研发型企业向创新创造型企业转型、产品供应商向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制造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转型、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加快全球化运营和产业布局,向着一流的国际化企业迈进。

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指引下,依托亨通强大的研发平台与海外营销团队,20156月,亨通高压完成了俄罗斯220千伏Grid project海底电缆项目交付,获得普京高度肯定。该项目施工工期短,不仅在指定供暖时间前实现了通电,在极寒环境下保障了海岛上养老院、医院几百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此项目虽然是亨通首次进入独联体的市场,却出色的使国际海缆刻下了中国印记。

实际上,这并非亨通海缆产品的国际首秀。该公司曾成功中标土耳其35千伏大长度三芯海底电缆。亨通高压充分发挥出了所拥有的国内第一高度(180米)VCV立塔、国内最大的万吨级海缆专用码头,专用的40米输缆栈道以及2×400米岸线长度等独特优势条件, 采用托盘交付直接吊装上船,出色满足了客户对大长度、大截面海缆从生产到直接装船的需要。“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拥有各类国际优秀人才。”李自为难掩心中喜悦自豪地说。

据傅明利统计,过去10年间,我国220千伏高压电缆接头故障超过30次。紧盯市场痛点,亨通已掌握软接头技术。该软接头的结构尺寸与电缆本体相同或略大,其性能和电缆一样,都能承受拉、扭和弯曲等各种机械应力的作用,比传统的接线盒更安全;在电缆尤其是海底电缆的实际应用中作用极大。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所以一直都是生产海缆的难点和核心技术之一。掌握该技术,不仅意味着它能生产敷设更长的海缆,也将极大提高海缆的安全程度。

傅明利曾强调,仅靠传统方法已不能胜任维护电网可靠性需求。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高压直流输电,运营商必须采用新方法建立坚强电网,如通过电力电子和高压直流技术加强可控性。

潘文林认为:“80千米以上的高压、大容量电缆输电,直流比交流更有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的发展,使XLPE绝缘电缆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无污染的电力传输。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出了DC±500千伏双极传输3GW的容量需求,传输距离达几百千米。导体截面将达3000平方米以上。同时也提出了研发DC±800千伏直流电缆的要求。”

据悉,为了生产出更适合需求的智能超高压电缆,亨通将电缆中集成光纤,以实现对电缆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此外,亨通高压还与南网科研院等单位密切配合,为推进我国海缆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准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