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接受“中国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中电网
核心提示:海外新签合同额强劲增长的背后,正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扩大发展规模所带来的红利。
 

海外新签合同额强劲增长的背后,正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扩大发展规模所带来的红利。

时隔五年,林刚依旧记得尼日利亚留给他的第一印象。电梯门口张贴着随时会停电的警示,“如果停电,不要慌,他们会再用发电机来启动电梯,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尼日尼亚首都阿布贾很普遍。”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13年,作为电力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林刚先后去到许多非洲国家调研,停电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林刚所在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广东院”)乘风出海。

2016年中国能建广东院新签国际合同额4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两项指标占比均超过公司总额的40%;2017年,中国能建广东院新签国际新签合同额62亿元,实现国际业务营收3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68%

海外新签合同额强劲增长的背后,正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扩大发展规模所带来的红利。

帮非洲国家建电站

不少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发展工业,而电力设施是工业化的基础设施。“我们去的一些非洲国家,能源建设比较落后,无论是电力、还是电厂,有很明显的迫切感,需要外面引进来。”林刚介绍说,相对于欧洲而言,中国援建的条件、成本、银行贷款等方面更有优势,甚至有很多援建的部分。“国家现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政策的扶持力度很大。”

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电站,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因为中国在当地开展电力工程项目,大部分的施工人员是当地人,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很多人因此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同时大量使用本地劳工也减少工程成本。“很多非洲国家相当于中国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帮他们做电力设施的过程中,他们也学到很多技术,为他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林刚说道。

据林刚介绍,2013年以前,埃塞俄比亚电力覆盖率不足50%,电网底子薄、基础差,国家电网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基本为星形供电网络。某个变电站的失电往往导致成片区域大面积停电,频发的停电事故已成为家常便饭。

“主网架没有形成一个环网,供电的可靠性差。”而中国能建广东院要做的就是把各个城市的供电站连起来,形成一个电网系统,提高可靠性。林刚进一步解释说:“把各个城市、区域的高压主网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网,成为一个调度中心,如果其他一个部分出了问题,其他的可以帮你,不会让整个电网都崩溃掉。”

另一方面,如今非洲很多地方开始建工业园,比如中国投资的埃塞工业园,使电力负荷增加较快。林刚说:“我们帮工业园建设了变电站,为工业园的发展,在能源方面奠定了基础。”而埃塞俄比亚铁路上行驶的火车,电气化的升级改造正在逐步淘汰内燃机技术。

中国的电力企业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建设电站、电网,以保证这些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那些架设在高空的输电线和深埋地下的电缆,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为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源。

如今在非洲,仅中国能建一家电力企业,就已经帮助非洲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力工程。如有着“非洲三峡”工程之称的安哥拉卡古路˙卡巴萨水电站、埃及EETC 500千伏输电工程等。中国能建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在其中52个国家设立了116个分支机构,在建项目300多个,金额超过1500亿元,“一带一路”国家业务量占国际业务总量约50%

打造“中国标准”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的电力企业正在打造“中国标准”。

中国能建广东院国际公司总经理伍广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国标准急需推广。”标准作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依托先进的技术标准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导权。

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中国标准不被接受的情况。伍广俭表示,被迫采用不熟悉的欧美标准或当地标准,不仅降低了投标方案的竞争力,即使中标,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也会减弱,同时还有可能埋下安全、质量隐患。

因此中国能建广东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推广中国标准。据伍广俭的介绍,公司在越南沿海项目中,促进了满足电厂设计的84项主要中国规范的业主审批工作。而在孟加拉沙吉巴扎项目中,除消防设计、地震结构设计采用当地规范外,其他设计均采用中国标准,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标准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伍广俭表示:“随着中国电力技术的‘出海’,更多国家受益于中国电力技术,接受中国直流标准,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而中国电力“出海”,和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契合的。国内的电力建设在经过21世纪初的大干大建以后,培养出了大量与电力相关的制造企业、施工企业、设计企业,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时,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被迫“走出去”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能建广东院在越南、哥斯达黎加、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孟加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电力工程项目。

借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发展经验,中国电力技术在核电、大容量火电、高电压等级输变电的各方面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经济比较落后,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加快中国电力技术、电力工程“走出去”,一方面能够帮助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能消化中国电力建设、设备生产等方面的过剩产能。

伍广俭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们输出电力的工程建设、技术、设备等,为当地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而他们通过这些工程,进一步认可中国的品牌。”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