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何纷纷“拥抱”中国铁路?
在巴西,中国列车已经承担了里约热内卢80%以上的运能,泰国曼谷的BTS地铁列车、被沙特当地人称为“沙漠中流动的绿色”的朝觐地铁等也都是“中国制造”。而如今,秘鲁、巴西也将和中国合作开展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
巴西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巴西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却存在“瓶颈”,铁路建设里程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之需。习主席此次访问在推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意见众大,中秘巴合作修建跨洋铁路,一方面说明跨洋实际货运需求的存在,另一方面说明,中国铁路技术水平和施工建设能力的日益提升,已经在国际视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国内铁路的运营里程和旅客、货物发送量正不断刷新着各项记录,特别是高铁事业的发展,使空间距离感缩短,让普通大众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多选择,活动范围扩大了很多,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结构。
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始于2008年,在不到六年时间内,高铁技术从“进口”实现了“自主研发”,并有多项领域技术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高铁虽然不是诞生于中国,却在中国趋于成熟走向辉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背后具有许多必然的因素。首先我们广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亟需高铁这样一种介于飞机与普速铁路之间的平衡性极佳的交通工具,是国家领导层的“慧眼”发现高铁这匹“千里马”,这是我们引进高铁技术的初衷;其次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大规模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我们是用实力让梦想照进现实;第三,从过去的铁道部到现在的铁路总公司身上都背负着“国”字的属性,正是因为“国”字才让中国铁路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甘于背负如此巨大的压力去发展高铁,这种魄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铁路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高铁被中国吃得津津有味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已经实现运营的高铁轨道总长达11,085公里。要知道,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还一公里高铁轨道都没有。到2020年,中国铁道部计划完成总长25,000公里的高铁轨道建设,连接国内所有主要城市。其中部分是客运专线,另有一些也能用来运送货物,称之为高铁物流。预计完成这项建设计划的总成本约为3,000亿美元。
让我们再看看美国,这个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家,这个在加州淘金时代用铁路创造了多个亿万富豪的国家,如今却落后于全世界。美国所定义的高速铁路(每小时时速120公里),相比中国简直就跟牛车差不多。此外,相当遗憾的是,作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美国只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每小时的时速达到240公里,这条线叫做阿西乐特快(Acelaexpress),是从波士顿开往华盛顿。而且,美国目前投入建设的高铁专线只有一条,即加州高铁项目。加州高铁第一期预计将在2029年投入运营,届时可以使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到2小时40分钟。这个项目原来的1,000亿美元预算已经被砍到690亿美元,因为设计从全高速系统调整成了混合系 统。混合系统可以对现有的当地和区域铁路网络进行现代化升级,以便在增加更多的专用轨道之前,高铁可以利用改造的线路。
而在欧洲处于高铁技术前沿的国家并不是富裕的德国和法国,而是南欧类似西班牙这样债务缠身的国家。预计到2022年,西班牙将建设3,01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此外,西班牙已经开始成功地将他们的高铁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不过,法国的确是欧洲最早的高铁拥护者,预计法国对高铁的投入将持续到2020年。与此同时,德国也计划建设670公里的新线路,并将在2025年投入运营。
当西方国家还在围绕高铁的优劣争论不休之际,努力腾挪预算和争取公众支持,中国却有望在高铁领域成为新的世界领袖,无论是投入、建设、材料供应、运营还是铁路技术出口,都将领先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