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历经辉煌四十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肯定广大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
回望来路,统战部经济局和人民网联合推出融媒体栏目《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民营经济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分享其创业之路的艰辛与成就,透过民营经济的发展感受最具活力的时代脉搏。
说到吴江的产业,当地人会提起 “两根丝”:一根是传统的蚕丝、棉丝、化纤丝,即丝绸纺织产业;另一根是电缆丝、光纤丝,即电缆光缆产业。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就与这“两根丝”有着不解之缘。
从一穷二白到业内标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产权。崔根良带领着他的亨通集团走过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披襟斩棘。创立26年以来,如今的亨通集团已成为光纤网络、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作为“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企业,已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还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棒生产企业。
特别是在制造业不断经历波折的大背景下,从乡镇企业起家的亨通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5年成为全国通信电缆产销量第一;逆势发展,20多年始终保持25%以上复合增长率,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排名不断进位。崔根良告诉记者:“我的故事全是因为乘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
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崔根良
三次“逆转”只因敢想敢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崔根良退伍复员,从一个农村青年变成了在乡镇企业里面上班的工人。适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崔根良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下海经商的浪潮,翻涌着的“浪花”让崔根良也心动不已,“那个时候关于创业这一概念真的很朦胧,但确实也受创业的诱惑,看到大家这种热情,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谁曾想,这一尝试就是三十多年。
当时,崔根良临危受命,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与员工们一起奋战在生产一线,24小时连轴转,还常常亲自外出跑供销。几个月后,丝织服装厂扭亏为盈,净利润60多万元。
之后,崔根良又到当时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他与技术人员一道研究产品,陪着工程师几天几夜研修设备……不到半年时间,再次扭转乾坤。
就这样,崔根良成了乡里的“神人”,乡领导再次交给了他一个亏损80多万元的农机厂——这也是亨通的前身。
“你去,不一定做农机了,想办法把它转产。”循着这句话,崔根良开始思考转产的方向,曾是空军通信兵的经历帮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创办电缆光缆企业。
当时的电缆光缆事业在全国尚处于起步期,创业并不容易。“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机器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还有120万元债务”,崔根良说,这就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
虽然也有疑问和犹豫,不过崔根良很快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没有技术就寻求合作。技术方面,崔根良请来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每周末进行产品行业对口的指导。同时,联合江苏的国有企业,在通信方面做联营…… 终于,企业投产当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
产业壮大之后,新的选择也接踵而至。从过去的电波到载波再到模拟信号,将来的通信肯定是由光通信要来替代电波信号的通信,崔根良暗暗思忖着,再次做出了勇者的决定——搞光缆。
1992年,崔根良与武汉邮电科学院合资兴建长江光缆联合公司,并选派优秀员工前往学习新技术。凭借科学的“高梯”,崔根良拉出华东地区第一根合格的光缆。
三年后,亨通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国内同行前5名。
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接受人民网专访
“冒6个亿的风险也要做成这件事”
企业的发展看似步入正轨,但一块阴影始终萦绕在崔根良的心头。
“最高的时候,国外卖给我们的光纤不是1200元,而是1700元。1700元一公里。我们的光纤,才80元,这就是差距。”崔根良万千感慨。
他明白,靠国外进口,第一影响的是企业的利润,第二则永远受制于人,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
国外的公司不放技术,崔根良在几次寻求合作碰壁之后,咬了咬牙,回国就开始自己干了起来。又是从一张白纸做起,从8毫米直径的光棒到5米欧直径的光纤,光是其中的拉伸就是一连串的复杂技术。
崔根良跑到国外买设备,回国和技术人员埋头研究,花费几年时间,终于攻克了光纤技术。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做光纤用的光棒,还是从外国进口的,相当于仍然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但光棒技术比光纤技术困难百倍啊。”80年代的国办有数家国有企业、研究所在做光纤材料方面的研究,但都没有成果,一个民营企业,真的可以做到吗?崔根良也不敢打保票,他只知道光棒一定得做,否则整个国家都会在通信这方面步履维艰。
“当时我就扔下这句话,我就是冒6个亿的风险,也要做这件事。”投资6个亿,耗时3年,亨通集团的研发团队一步步的掌握参数,一步步获取技术。终于在2010年8月7日,亨通自主创新研发的光纤预制棒成功面世。至此,亨通完全掌握了光纤、光棒的核心技术,亨通也拿到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崔根良”
“做企业,只要你是做研发技术做产品的,从你拿到营业执照这一天开始,也就是创新的开始。”回顾亨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崔根良最大的感受是企业要走在行业前列,必须一直坚持创新。
创新要依靠人才,崔根良深谙这个道理。利用拥有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实验室等各种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条件,他将学校的教育模式合理的转换成企业的人才教育模式,在公司里有和老师一样的技术带头人,负责传授经验和知识。崔根良把人才培养总结为九个字: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
靠公司的魅力吸引人才,靠人才的活力坚持创新,靠一腔热血的坚守提升亨通魅力。“我体会出来,我们好象就凭着这一股子责任的追求,才能坚守几十年做下来。”崔根良说。
被问及为什么拒绝了那么多的诱惑,舍弃了高利润在实体经济坚守了三十多年,崔根良提到了责任。“国家要强盛,经济要持续,稳健的发展,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
“我们这一代人,从茁壮青年到走向成熟的阶段,正好伴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一路成长过来”,回首过往,崔根良忍不住感叹,“我出身农村,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崔根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亨通集团。我们国家希望从制造大国转到制造强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需要我们坚守发展实体企业来实现国家的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