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投资需求趋涨,消纳困境如何催生输电技术进步?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特高压投资需求趋涨,消纳困境如何催生输电技术进步?
日期:2024-08-20 09:27  来源:证券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一直以来,特高压技术都被誉为输电行业的明珠。建立一张由电力高速路支撑的输电网络,助力实现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质量、低损耗、远距离输送是特高压所长之处。


过去常听到弃风弃光、新能源没法100%的送出,核心就是通道的问题。今年举行的交直流输电国际会议(ACDC会议)上,大会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何金良指出。


事实上,我国的电力结构呈现出可再生能源集中在三北、西南以及东南深远海区域,负荷中心则位于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特点,资源与负荷空间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需要高压直流输送。


何金良表示,对于新能源高速的发展,像海上风电和沙戈荒地区的绿电送出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除了特高压之外,在输电行业还发展出新的技术,例如管道输电以及海上风电送出所需要的高可靠性电缆绝缘材料等技术创新,都成为当前产业界感兴趣的技术领域。


当前,我国新一轮特高压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5275亿元,同比增长5.4%。电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网巩固提升及配网投资建设,110kV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电网工程完成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5.0%。


截至2023年底,我国建成跨省区特高压输电工程39条,其中特高压交流19条、特高压直流20条。特高压线路总长度超过4万千米,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其中70%以上为清洁能源。



预计下半年特高压招标将提速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家电网开工110kV至750kV工程2.17万千米、1.52亿千伏安;投产110kV至750kV工程1.94万千米、1.34亿千伏安,超额完成上半年电网建设里程碑计划。同时,国家电网还表示,要组织做好特高压配套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有序建设。


银河证券研报预计,我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将新增27至32条特高压外送直流通道。目前存量线路4条、在建5条,意味着未来还有18至23条的建设空间;预计2024年特高压设备投资有望超400亿元,下半年招标还将提速。


另外,从国家电网2024年输变电设备第3批中标结果公示来看,本次招标共计153.46亿元,同比大增30.7%,1批至3批合计招标433.3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变压器第3批招标34.97亿元,同比增长19.8%;组合电器第3批招标41.83亿元,同比增长55.9%;电缆及附件第3批招标23.78亿元,同比增长8.5%。


华安证券研报认为,从行业动态和数据两方面来看,目前配电网升级改造依然是重点方向之一,建议持续关注配电网改造及信息化建设、电力交易系统部署及运行、主配网设备更新这三条下一阶段电力投资主线。



输电行业涌现新质生产力



何金良团队从2014年起就开展了直流管道输电技术的研究。他表示,管道输电可以实现大容量的输电,走地下也不占通道,是一个很有前景、面向未来的输电技术。今年,800kV的直流输电管道研发被正式写入国家相关攻关计划。


在材料方面,传统电缆采用的是聚乙烯材料,是依赖进口的材料,很难完全实现自主生产。随着海上风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我国输电领域特别需要大容量的电缆输电技术提供保障。清华大学联合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自主开发了接枝聚丙烯绝缘材料,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同时,其工作温度可达120℃,相对传统的电缆,至少可(相关链接:国产110kV接枝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首批通过挂网试运行鉴定,宝胜高压等参研)


在量产方面,何金良预计,到今年年底接枝聚丙烯电缆材料中试线将会建成。这种新的材料完全自主可控,另外它的性能比进口的交联聚乙烯材料要好。何金良强调,目前这种材料已经研制出110kV电缆并实现挂网,预计明年实现在220kV电缆上的应用,后年实现500kV电缆的应用。


此外,特高压技术的溢出效应也在不断增强。


今年4月,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与巴西电力监管局在巴西利亚签署巴西东北特高压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这一项目是巴西史上最大输电特许权项目。


据此前报道,巴西东北特高压项目是巴西史上最大的输电特许权项目,也是近年来该国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成功独立中标。这是继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一期、二期项目之后,国家电网公司第三次在海外中标的特高压输电项目。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